最高法院出重拳治理彩礼,不婚难题或有望得到纾解

汉迪律所

近日,最高法发布《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,具体明确了以下内容:

1、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。一方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,另一方要求返还的,人民法院应予支持。

2、给付和收受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诉讼当事人。婚约财产纠纷中,婚约一方及其实际给付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原告;婚约另一方及其实际接收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被告。但离婚纠纷中,一方提出返还彩礼诉讼请求的,当事人仍为夫妻双方。

3、双方已办理结婚登记且共同生活,离婚时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,人民法院一般不予支持。但是,如果共同生活时间较短且彩礼数额过高的,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,综合考虑彩礼数额、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、双方过错等事实,结合当地习俗,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。

4、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共同生活,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,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,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、双方过错等事实,结合当地习俗,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。

当前,年轻人不结婚的越来越多。原因很多,除了高房价、高教育成本、高医疗费用等带来的经济压力外,彩礼钱也给年轻人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,往往成为压垮结婚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。近年来,借彩礼之名索取财物时有发生,甚至形成攀比之风,彩礼数额持续走高,令青年男性不堪重负。因彩礼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,甚至引发恶性刑事案件。可以说,彩礼也加大了年轻人结婚的难度,使得不少年轻人对婚姻望而却步。

年轻人不结婚,不仅令父母着急,也令政府上火。因为这将进一步加剧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,青壮年劳动力减少,直接影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。

最高法急政府之所急,出大招治理高额彩礼问题,引导移风易俗,或有望减轻青年男性的经济压力,帮助政府纾解不婚难题。其成效我们不妨拭目以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