划重点!梳理《商标侵权判断标准》的核心二十条

汉迪律所

    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,企业作为市场主体,相互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,商标作为企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品牌载体,对构建企业品牌形象、取得市场竞争优势、扩大提升企业知名度等方面,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      当然,企业作为注册商标专用权人,自己的商标权难免会受到他人的侵害;而在利用核准注册的商标进行商品或服务的推广宣传过程中,也可能会侵害他人的商标权。掌握商标侵权判断标准,准确判断是否构成商标侵权,对于商标权的保护和商标侵权风险的规避而言,都是基本功。

      近日,《商标侵权判断标准》新鲜出炉。笔者拟通过对上述标准核心内容的梳理,帮助大家快速掌握判断标准,厘清侵权界限,对于商标侵权或被侵权尽早建立清晰的认识。


什么是商标侵权


商标侵权(Trademark Infringement)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权利人许可,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,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,或者其他干涉、妨碍商标权利人使用其注册商标,损害商标权利人合法权益的的其行为。侵权行为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、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,恶意侵权,情节严重的,甚至会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,乃至刑事责任.


《商标侵权判断规则》

相关核心内容


1、侵权行为是否构成商标的使用

2、商标的使用内涵:是用于识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行为

(1)用于商品、商品包装、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书上

(2)用于服务场所以及服务交易文书上

(3)用于广告宣传、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

3、商标使用考虑五大因素:主观意图、使用方式、宣传方式、行业惯例、消费者认知

4、未经商标权利人许可包括:获得许可+超出许可范围

5、同一种商品:名称相同商品,或者名称不同,但功能功能、用途、主要原料、生产部门、消费对象、销售渠道等方面相同或者基本相同,相关公众一般认为是同一事物的商品

6、同一种服务:名称相同服务,或者名称不同,但在服务目的、内容、方式、提供者、对象、场所等方面相同或者基本相同,相关公众一般认为是同一供给的服务

7、类似商品:与核定商品具有一定共同性的商品

8、类似服务:与核定服务具有一定共同性的服务

9、侵权比对:核定使用的商品或者服务与涉嫌侵权的商品或者服务

10、对于《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》未涵盖的商品,应当基于相关公众的一般认识,综合考虑商品的功能、用途、主要原料、生产部门、消费对象、销售渠道等因素认定是否构成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;

11、对于《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》未涵盖的服务,应当基于相关公众的一般认识,综合考虑服务的目的、内容、方式、提供者、对象、场所等因素认定是否构成同一种或者类似服务。

12、相同商标判定:基本无差别、相关公众难以分辨

13、近似商标判定:参照现行《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》关于商标近似的规定进行判断

14、商标比对方法:隔离观察、整体比对、主要部分比对、是否容易导致混淆

15、混淆判断因素:认为是权利人生产或提供、认为与权利人存在投资、许可、加盟或者合作、商标显著性和知名度、商标使用方式、公众注意和认知程度

16、在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上,企业名称中的字号突出使用,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,属于商标侵权行为。

17、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,将企业名称中的字号突出使用,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、容易导致混淆的,属于商标侵权行为。

18、不指定颜色的注册商标,可以自由附着颜色,但以攀附为目的附着颜色,与他人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或者服务上的注册商标近似、容易导致混淆的,属于商标侵权行为。

19、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时,附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,属于商标侵权行为。

20、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,并且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或者服务交易的电子商务,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,属于商标法商标侵权行为。